贯彻学院教育教学座谈会精神(专刊)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(2014年第1期)
编者按:为落实[苏农林院办〔2014〕26号]文的精神,各系(部)正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,部分改革措施已在落实之中。办公室、教务处及督导处拟将各系(部)的改革方案和具体做法以专刊形式分期印发,供各系(部)交流参考,希望各系(部)结合本部门条件和学院现状,主动探索各项改革措施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风景园林系积极加快教学改革步伐
一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
1、“分类”培养
从2013-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始,我系针对2013级园林技术专业四个班的学生开展选拔,组建30人的景观设计班。目前,景观设计班已完成10周基础训练,正在进行为期9周的单项训练,并参与茶博园“习茶园”、农博园滨河绿地等项目设计,学生学习热情极高。对于2013级园林技术专业的其它学生,将在2015春学期期中考试后,通过“自主选择+考核”方式,把学生分成园林技师班、园林工程师班和园林项目经理班三个专业方向开展技能训练。
2、“学徒制”培养
我系和机电工程系从12级家具设计与制造、12园林建筑和12机电一体化等专业学生中进行选拔,组建20人的“亚振班”。2014年暑期在亚振家具股份有限公司见习一个月,2014-2015学年第一学期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,同时开展一系列校企合作活动,2014-2015学年第二学期将到该公司进行毕业顶岗实习。
茶艺专业与十家企业合作开设“学徒班”,工程造价专业请软件公司技术人员来校开展造价软件培训。
二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
全系有近20名教师在中国大学Mooc(即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,大型开放式在线课程)平台学习“翻转课堂教学法”和“教你如何开Mooc”等课程,并在教学中实践所学到的教学方法,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。教学效果较好的有《园林工程》、《园林建筑设计》和《室内设计》等课程。
如在《园林工程》课程每个项目的学习中,学生首先通过课程网络平台,按老师要求观看视频、自主学习课件和园林元素等教学资料;然后通过在线理论测试掌握基本知识,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练习和实训,分工协作完成实训任务,通过成果汇报和组间点评修改完善作品;最后将作品上传教学的课程平台全班共享。在该课程教学中,创新评价方式,采用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,主观评分与客观得分相结合等方式,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的学习积极性。
三、改进教学评价方法
1、技能考核
计划通过调研,明确每个专业的核心岗位技能,建立专业技能题库,在“综合实践周”对学生开展训练和测试,制定奖励制度,激发师生对于技能的训练热情。
2、以证代考
土建类专业(工程造价、市政工程、工程监理专业)与相关部门联系,拟在2014-2015学年第二学期开展“造价员、施工员、监理员、资料员”等职业资格考试,整合几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,实行“以证代考”的教学评价制度。
3、课程考核
已有14门专业课程制定了考试改革方案,建立理论知识网络试题库和技能测试题库,采用多样化的测试方式和评分方式。2014年秋学期期中考试已有3门课采用计算机组卷评阅,有7门课程采用技能考核方式。
四、加强督导工作
本学期已召开学生信息员会议和督导人员会议各2次,及时处理督导老师和学生反映的教学问题。在本学期第13周开展实习专项调查,检查实习的各个环节,发放调查问卷,收集学生对教学方面的意见。在2014年12月6日集中对10名外聘老师听课,听课结束后进行研讨、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。
五、强化教师课堂教学责任
通过每月一次全系教学会议,每月每个教研室举办的1~2次教研活动,加强教学研讨,激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。系部制定企业走访计划,推动教师参与校企合作中的各项活动。由专业带头人和专业负责人牵头,组织研讨修订2015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、制定实训条件建设规划,以适应行业要求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制定师资培养计划,激发教师爱岗敬业精神。
办公室 教务处 教育教学督导处
2014年12月12日